發布:2025-03-01 01:07:53 關注:5413次
一、學校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藝術、教育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
辦學以來,學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訓和“敬業樂群、臻于至善”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培養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紅土地上培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模式,走出了在欠發達地區辦人民滿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點,學校錨定“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大學目標,轉型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一流數字財經大學和服務江西標桿大學,正式開啟新的百年征程。
學校共有教職工2313人,專任教師1441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9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25人;具有博士學位904人;博士生導師199人;碩士生導師953人。國家級人才1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6人,江西省“雙千計劃”33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員16人、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等擔任學校顧問;國內外330余名著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受聘為學校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共7個博士后流動站;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學、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社會學共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2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業經濟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評A-等級(全國前10%),工商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20%),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獲評B等級(全國前30%),公共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40%);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入選“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現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培育)、自然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聯合)1個、江西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江西省重點實驗室2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江西省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江西省級重點智庫1個。
二、學院簡介
【底蘊深厚,歷史悠久】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是江西財經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學科特色明顯、辦學層次齊備的人才培養單位。統計學科源于1923年成立的江西省立商業學校會統科;1978年、1985年分別取得本科、碩士辦學權;2011年成為我國首批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單位;2012年獲批江西省首個統計學博士后流動站;2023年統計學院更名為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學院下設“四系三院一所四中心”,即經濟統計系、數據科學系、數理統計系和數量經濟系,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國勢研究院、統計與風險管理研究院、數量經濟研究所,以及江西省應用統計研究中心、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供應鏈大數據研究中心和鄉村振興研究中心。
【學科平臺,實力強勁】
學科實力強勁。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等級(全國前10%);先后入選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學科(高峰優勢學科),2022年遴選為江西省沖擊世界一流學科的“突擊隊學科”。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在“落實《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有關高校相關領域優先發展建議清單”中將統計學科列為江西財經大學優先發展學科。2024年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系列統計學“101計劃”參與高校。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獲評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平臺資源充足。學院擁有江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重要平臺。2021年學校組建成立財經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由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負責建設,目前已立項省重點實驗室。2022年邱東教授領銜申報的“國勢研究院”入選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23年獲批兩個院士工作站。2024年,創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量建模與經濟政策研究”基礎科學中心江西分中心。
【科學研究,成果豐碩】
學院以高質量科研成果為目標,以培育科研特色為核心,以科研成果“落地”為抓手,全力謀劃和推動各項科研工作的發展。近年來,承擔國家社科、自科基金項目178項,省部級項目786項,經費超億元。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0余篇,出版專著256部。獲各類科研和教學成果獎分別為92項和62項。特別是,2部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7項、重點項目6項,獲評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等榮譽。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
師資團隊力量雄厚。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00余人,教師隊伍中博士生導師18人,教授、副教授49人,博士比例97%以上。1位萬人計劃“國家名師”,1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位長江學者講席教授,1位青年長江學者。著名統計學家、國家社科基金統計學學科組召集人、經濟統計全國領軍人物、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邱東擔任名譽院長和講席教授。羅良清教授擔任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經濟學教指委委員、教育部應用統計專碩教指委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師資建設成果豐碩。羅良清教授獲評國務院特殊津貼、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學生心中的好老師”、新時代贛鄱先鋒“突出貢獻好榜樣”、“江西好人”;平衛英教授獲第18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獎二等獎、江西省金牌教授;譚利教授獲評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師,教學團隊入選“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胡蘭麗博士與黃璆副教授分別獲江西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與二等獎;張明波副教授獲中國高校財經慕課聯盟《數理統計》同課異構課程思政教學競賽二等獎;多位青年教師入選江西財經大學教學十佳、金牌教師。
【教育教學,基礎厚實】
學院現有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數據科學以及精算學4個本科專業,其中經濟統計學和應用統計學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省級教學名師3人,2個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1個省示范研究生導師創新團隊。
教學改革取得突破。學院貫徹落實新時代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面向社會需求、實施分類培養,積極推動教學改革,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成果和經驗總結多次入選省級和校級教學成果獎,近年來獲得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7項。《輕松學統計》《愛上統計學》等7門課程入選國家一流課程、12門省級一流課程和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22年,羅良清教授領銜的《統計學》課程虛擬教研室成功立項教育部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入選虛擬教研室建設典型案例。
【黨建思政,立德樹人】
學院立足學校辦學實際,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統計學科為目標,探索建立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一流學科建設和一流專業建設為兩翼,以黨的領導體制、人才工作體制、人才培養體制和思想政治工作體制創新為驅動力的“一核兩翼四輪驅動”黨建工作體系,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相結合,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學院黨委入選全國第二批黨建標桿院系,并于2022年順利通過驗收;2024年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入選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和入選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名單;院黨委副書記陳曦獲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最美輔導員”榮譽稱號。同時還獲得了省首批“十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省高校“雙帶頭”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創建單位、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榮譽。
【人才培養,聚焦一流】
本科生培養成績斐然。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升學率高。近年來平均就業率90%以上,升學率35%以上,均在全校名列前茅。其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成效顯著,平均升學率約60%,30%的畢業生升入國外名校和國內985高校,約10%的畢業生已攻讀博士學位。近年來,在校學生在科研和學科競賽方面表現突出,立項科研課題、青馬課題、創新創業項目百余項,百余篇論文成果發表至各類期刊。獲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級銅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國家級二等獎以及最具感染力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級二等獎。同時,在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中獲國家級獎項21項、在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獲國家級獎項24項,在全國高校中居于前列。方澤楷、黃澤宇同學入選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研究生培養特色鮮明。近年來,學院的研究生報考和上線人數均有一定比例提升,“雙一流”高校生源占比增幅顯著。學院抓實研究生培養工作,近年來獲批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多項,研究生科研能力不斷提升,發表權威論文120余篇,獲省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0余項,參與完成導師各類課題150余項。研究生各類比賽成績優異,獲得各類省級獎勵400余項。
國際人才培養嶄露頭角。學院海外留學生培養環節進一步規范有序,已成功獲批“國際一流財經統計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高校研究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留基委“數字經濟時代高水平統計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留基委“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專項”、留基委“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地方合作項目地方創新子項目”各 1 項,與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韓國國立全南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近年來,本科生23人、研究生27人分別赴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波蘭、芬蘭、日本、韓國等10余所高校交流訪問。其中,碩士生10人依托留基委鄉村振興項目赴韓國交流學習半年,8名博士生獲得留基委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來華留學規模呈穩定增長,1名來華留學博士生獲得江財優秀國際生獎并提名國家留基委杰出國際生獎。
【社會服務,成效顯著】
羅良清教授帶領的社會經濟統計團隊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村社會發展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承擔的貧困縣退出核查項目受到原國務院扶貧辦的高度贊譽,一批成果獲得省級領導批示,并被實際部門采用,項目經費近4000萬元。2021年,江西財經大學統計學院獲評江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1年以來,學院先后承接國家鄉村振興局委托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后評估工作(對貴州省、安徽省進行抽查),國家鄉村振興局委托的鄉村振興案例總結項目2項,中國國際減貧中心委托的“中國脫貧攻堅重大舉措的分享研究”等課題。2022年獲評國家鄉村振興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第三方評估先進集體”等榮譽。2024年,參與建設的“江西省防返貧致貧鄉村振興大數據系統”獲得中央領導充分認可,在全國推廣示范。
學院還依托財經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在經濟系統數字孿生、數字經濟核算等領域承接多項服務地方課題,承接國務院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招標課題、江西省第七次人口普查委托課題等項目,多次獲得省領導批示。
【學科聲譽,享譽內外】
統計學科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連續多年位列統計學科全國前10%。2022年7月,《光明日報》以“探索統計學人才培養新思路”為題,對我校統計學院的人才培養新思路進行了專題報道。《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閃耀的江財智慧》等被《中國教育報》、人民網、中國青年網、《江西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報道,學院對外形象度美譽度不斷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提高。持續舉辦中國統計學年會、中國統計教育學會青年統計學者分會理事會議、全國統計教材編審委員會辦公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會議。作為主要發起單位成立全國經濟統計聯盟、全國數據工程與技術應用教學聯盟,緊扣統計學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深化學科學術交流,帶動學校相關學科發展,對全國同類學科建設與發展產生示范引領作用。
三、招聘基本條件
引進人員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忠誠和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和學校相關制度。
四、招聘類別及條件
將引進的教學科研人員區分為高端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具體業績標準及引進待遇如下。
(一)高端人才
在本學科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取得突出教研業績成果的高端人才,分為高端一類、二類、三類、四類。
(二)拔尖人才
1.拔尖一類
(1)博士所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專業。
(2)滿足相應類別業績條件
2.拔尖二類
(1)博士所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專業;
(2)滿足相應類別業績條件。
(三)骨干人才
1.骨干一類
(1)博士所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專業。
(2)滿足相應類別業績條件。
2.骨干二類
(1)博士所學專業為學校重點建設、重點培育學科專業。
(2)滿足相應類別業績條件。
3.骨干三類
(1)博士所學專業不在學校學科建設急需專業之列的其他專業。
(2)主要承擔教學任務,需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及科研潛力。
五、引進待遇
(一)學校政策
學校政策明細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相關說明:
1.學校重點建設學科主要引進達到骨干一類以上業績標準的人才。其他未在上述人才類別之列的業績特別突出者,經學校審批認定后,可參照相應人才類別引進。應屆畢業生引進待遇原則上不超過拔尖二類。
2.骨干人才按學校審核聘任的專業技術崗位享受校內同類人員薪資。高端、拔尖人才原則上為年薪制人才,對應有聘期考核任務。
(二)南昌市政策
符合條件者可享受南昌市人才政策:對首次來昌繳納社保的全日制博士給予每人生活補貼10萬元。
(三)江西省政策
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
(1)符合引培生條件者,給予每人12萬元專項獎勵補助;可申報省級10萬元“引培生科研項目”。
(2)推薦申報江西省人才項目,入選可享受相應科研經費資助和生活補貼。
單位 |
擬引進專業 |
招聘人數 |
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
涉及專業:經濟學類、統計學類、數據科學和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應用數學、數量經濟學。 |
7 |
六、2025年進人計劃明細
注:我院另招收師資博士后若干名。
七、報名程序
(一)報名須提供的材料(均要求為電子材料)
1.個人簡歷(含應聘者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各類獎勵或榮譽等);
2.相關資質材料PDF格式掃描件(學歷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證書、身份證或護照、職業資格證書、有關獎勵或榮譽證書等。海歸博士應額外提供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等材料);
3.科研成果證明材料(包括重要學術論文及收錄情況、代表性科研項目情況和科研成果獲獎證書掃描件等);
4.應屆博士畢業生須提供兩名同專業領域正高職稱專家推薦信,其中之一為導師推薦信(面試時須提供原件);
5.近三年畢業的博士須提供博士就讀期間的成績單及在讀期間現實表現材料的掃描件。
(二)簡歷投遞
凡有意應聘者,可登錄學校官方網站鏈接:http://www.jxufe.edu.cn/,選擇人才招聘欄目,按照系統提示進行報名。各用人單位將在系統內進行審核,并及時反饋結果。如三日內未審核,請聯系各用人單位引才聯系人(具體聯系方式見附件)。
(三)其他程序
符合我校招聘要求的人員,經學校組織考核、心理測評、體檢、考察,公示無異議后,辦理納入編制備案制手續(政審貫穿人才引進全過程),并簽署合同按規定享受相應待遇。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顧老師 聯系人:張院長
電 話:13970039255 電 話:15083540112
郵 箱:185402285@qq.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濟源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濟源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濟源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