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19-02-21 03:19:00 關注:50734次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博士后研究基地")成立于2012年2月,浙江大學和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杭州城研中心")聯合設立、共同建設。博士后培養具體工作由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浙大休閑研究中心")與杭州城研中心參照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共同建設與管理。浙江大學負責博士后的進出站、合作導師選派與學術考核管理,杭州城研中心負責為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研究與生活條件,參與日常考核,安排相關研究任務(導師簡介詳見附件2)。城市學博士后的在站培養由杭州城研中心和浙江大學相關院所(包括浙大休閑研究中心、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所、教育學院、文化遺產研究院、環境與資源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等院所)共同負責,博士后研究基地做好協調保障工作。
截至2019年2月,基地已招聘八批博士后進站開展研究工作。為進一步吸引高層次優秀人才,建設一流博士后研究基地,現繼續面向海內外公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5名,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術英才積極應聘。
一、招聘條件
1、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及創新意識,良好科學道德和嚴謹科學態度;
2、工作勤奮,進取心和責任感強,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具有優秀的團隊合作精神;
3、招聘專業參照城市學博士后研究指南(詳見附件1);
4、凡新近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者(1984年3月1日之后出生),均可申請進研究基地從事博士后研究,其中長三角地區可招收優秀在職博士。
二、應聘材料
1、博士后應聘表;
2、代表性研究成果;
3、其他參見浙江大學博士后工作辦公室網站:
三、待遇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研究條件。其他方面按國家有關標準執行。
四、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西溪校區行政樓417室);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余杭塘路2318號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內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大樓307室)。
聯系人:余佳波、蔣捷
電話:0571-88273948、0571-87357066
電子郵箱:、
截止期限:本輪博士后崗位招聘進站時間為2019年6月,應聘材料投遞截止時間為2019年5月31日。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基地
2019年2月1日
附件1:城市學博士后研究指南(附后)
附件2:城市學博士后基地部分導師簡介(附后)
附件3:
附件1
城市學博士后研究指南
城市學博士后招聘立足破解城市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型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應聘者可參照研究指南確定選題方向,也可結合自身專業,圍繞當前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問題自擬選題應聘。
一、城市流動人口問題
新型城鎮化與人口有序流動
流動人口融入城市的路徑和模式
流動人口的家庭化遷移與城市融合
城鎮戶籍流動人口的異地融入問題
流動人口和幸福城市
流動人口的遷徙與待遇問題
二、城市土地與住房問題
新型城鎮化與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戶改"與"土改"協同推進研究
城鄉一體化發展背景下人地掛鉤制度創新
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土地政策轉型
城鄉一體化發展與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設
"同地"、"同價"、"同權"與城鄉一體化發展
新型城鎮化與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城中村"改造問題
"危舊房"改造問題
職業與城市住房空間的關系
城市功能轉變與城市住房的關系
經濟適用房規劃公平和制度公平
三、城市交通問題
綠色交通與文明出行
城市規劃與交通擁堵治理
軌道交通與交通擁堵治理
智能交通與交通擁堵治理
公共交通優先發展
基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治理
四、城市教育問題
城市教育發展的制度創新
教育現代化與城市發展
城市教育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
教育與學習型城市建設
終身教育與可持續發展
全球化城市與國際理解教育
五、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問題
古城鎮與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創新
歷史城市景觀保護
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
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參與
文化遺產保護科技創新
六、城市環境問題
城市垃圾治理與環境保護
城市水資源治理與環境保護
城市產業升級與環境保護
低碳城市建設與綠色消費模式
城市空間規劃與生態文明建設
城市環境危機管理
七、城市衛生健康問題
優質醫療資源與就醫公平
基本醫療衛生法立法問題
公立醫院改革問題
分級診療機制建立問題
商業保險在醫療保險中的作用問題
健康服務業發展問題
附件2
城市學博士后基地部分導師簡介
王國平教授簡介
王國平,歷任中共余杭縣委書記,中共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中共嘉興市委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杭州市委書記、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杭州城市學研究會會長,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顧問,浙江省首批新型重點專業智庫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浙江大學兼職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客座博士生導師,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兼職教授。先后獲得"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領導獎、中國醫藥衛生界年度十大人物、第七屆中國城市十大風云首腦、世界休閑事業"杰出貢獻獎"、中國休閑終身成就獎、2011低碳時代年度人物、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杰出人物等榮譽。先后著有《城市論》(上中下三卷)、《城市怎么辦》(1-12卷)、《城市學總論》(上中下三卷)、《待遇論》、《新編城市怎么辦》(上下卷)等。編著《杭州全書》、《城市學文庫》兩大系列成果共計300余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10項。承擔全國各大城市發展規劃咨詢課題數十項。在《紅旗文稿》、《經濟研究參考》、《現代城市》、《政策瞭望》等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電子郵箱:jj198505@163.com
龐學銓教授簡介
龐學銓,男,哲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外國哲學和休閑學博士生導師,德國基爾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帕紹大學訪問學者。曾任杭州大學、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長期從事西方哲學、現代德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近年兼及休閑學、休閑文化的研究。獨著、主編和翻譯出版現代西方哲學的專著、著作15本,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70余篇。主持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教育科學藝術部合作項目,組織編、譯德國教育理論、管理、法規和中德教育等著作9本。主編出版《哲學的轉向:語言與實踐譯叢》10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現主編:《當代外國人文學術譯叢》(浙江大學出版社,已出版10本)、《休閑研究書系》(浙江大學出版社,已出版社12本)等叢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當代德國哲學的翻譯與研究》。現兼任中國現代外國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杭州城市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浙江省休閑學會會長、若干學術研究叢書、刊物的編委、顧問和學術委員。
電子郵箱:pangxq@zju.edu.cn
樓含松教授簡介
樓含松,男,浙江浦江人,1963年7月出生,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黨委書記,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主要學術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戲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多項,有專著《從"講史"到"演義"——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歷史敘事》(商務印書館2008)、《<長生殿>;校注》(合作,臺灣三民書局2003)、學術普及讀物《<西游>;攬勝》、《<聊齋>;探異》(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1990),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古典文學研究論文10多篇,曾先后到德國、日本、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大學做訪問學者、參加學術會議或短期講學。現任浙江省文學學會會長。從2004年開始,樓含松參與浙大"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組建并任中心副主任,介入休閑研究。與杭州市世界休閑博覽會辦公室、世界休閑組織等合作,組織國際休閑論壇;參與首屆世界休閑博覽會的前期策劃和后期評估工作。連續5年擔任杭州"生活品質點評•休閑生活"專家組長,撰寫有關杭州休閑發展的調研報告、發展規劃以及相關論文多篇,為浙大休閑學博士生、碩士生開設"中國休閑思想史"課程。
潘立勇教授簡介
潘立勇,1956年5月1日出生,浙江寧波慈溪人。浙江師范大學文學學士、南京大學文藝學碩士、復旦大學美學博士;英國倫敦大學、達勒姆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中國古典美學和文化哲學的研究,近年來兼及休閑學與旅游文化的研究。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美學/休閑學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浙江大學人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美學學會理事、全國青年美學研究會理事、浙江度假旅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休閑學會常務理事。
已出版專著五部、譯著一部、主編七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負責承擔國家社科項目四項、教育部和省社科項目多項。學術成果獲第一、二屆全國青年美學優秀學術成果獎、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科學術成果三等獎、華東地區高校出版系統學術專著二等獎、浙江省政府哲學社科成果二等獎、浙江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等多種學術獎項。代表作有《審美人文精神論》、《朱子理學美學》、《一體萬化——陽明心學的美學智慧》、《審美與休閑》等。
電子郵箱:ply5651@163.com
浙大方面參與研究基地相關領域博士后培養的負責人:
休閑城市與城市休閑領域:龐學銓(浙江大學旅游與休閑研究院院長)、樓含松(浙大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潘立勇(浙大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慧梅(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城市流動人口領域:黃祖輝(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城市土地與住房領域:吳次芳(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城市交通領域:王殿海(浙江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長)
城市教育領域:顧建民(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城市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曹錦炎(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
城市環境領域:劉維屏(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原院長)、陳寶梁(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城市衛生健康領域:王福俤(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董恒進(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部衛生政策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濟源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濟源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濟源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